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_137.第137章 通惠河漕运之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7.第137章 通惠河漕运之难 (第4/6页)

过啊。

    ??难道,是自家衙门内有不开眼的得罪了这位燕王殿下?

    ??不过,想归想,两人还是急忙回道:“回禀燕王殿下,自元末以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一些权贵与僧庙私自引渠灌溉农田菜地,导致进入通惠河的水流便日益减少。

    ??而今,每年冬春两季,南方而来的漕运货船都是在通州张家湾停靠上岸,不再进入北平府。”

    ??朱棣冷声问道:“本王问尔等解决良策,尔等给本王说这些乾甚?”

    ??赵节与党复两人脸色一急,“回禀殿下,通惠河漕运自古便有此种不便,下官也无办法啊!”

    ??“没有办法?好一个没有办法!”

    ??朱棣冷哼一声,“父皇任尔等为北平府知府、同知、通判,皆为北平府父母官,结果尔等竟然如此屍位素餐?”

    ??“殿下息怒。”

    ??通判党复一颤,想起他之前与一些官员聊起通惠河之事,连忙说道:“殿下,通惠河漕运最初由前朝郭太史所引得高梁河之水。

    ??到了元末,仅凭一条高梁河不足以支撑通惠河用水,於是前元由引卢沟河、金水河,从大都南入通惠河,以济漕运。

    ??现如今,通惠河河流又开始短缺,为今之计,只有派遣官吏,严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灌溉之事,如此或可给通惠河带来一些水量。”

    ??“殿下,党通判所言极是,是该严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百姓灌溉农田之事。”

    ??俞仁恬与赵节像是抓住救命草一般,连连点头。

    ??朱棣冷声问道:“严查百姓灌溉农田?那些士绅之家就不用理会?

    ??百姓农田全靠那一点水流来浇灌,尔等要是封禁了那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