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大明使臣,不当人子 (第2/5页)
的气势一举冲垮黎季嫠集团。 任谁也没想过,这个最实际的问题。 李敏则忍不住打趣杨思义,说他如今已是铜臭缠身,和jianian商一样俗不可耐了。 杨思义倒是不慌不忙的回了一句,“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这倒是句大实话,在大明工业起步阶段,又得准备北伐,杨思义为了筹钱,可是cao碎了心,拆东墙补西墙,就是为了能让工厂建起来。 哪哪儿都需要钱,那时候杨思义恨不得把自己给卖了填财政的窟窿去。 甚至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打趣杨思义,称他为大明的缝补匠。 幸好大明的工业化进展顺利,不少东西一经投产便迅速行销市场,也算是解了杨思义的急。 这也怪不得一提到钱的事,杨思义就敏感,一提到海外,他就想着如何捞油水了。 没办法,以前真给穷怕了。 不过杨思义一提到矿藏,却是挑动了朱元璋的神经,在李晗给他的矿藏图中,他记得安南矿藏储备,还算丰富。 有铁、铜、煤炭、金、银,还有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等等,稀土什麽的他不懂,不过铁铜和煤炭,特别是金银,却是大明所急需的! 在打趣了一番後,众人回到了杨思义提出的意见,协商一番後,最後朱元璋拍板,决定由他率领户部并联合工部,拿出针对安南的一整套经济计划。 …… 要说如今的大明,最炙手可热的的衙门,那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