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预备第三次南征 (第4/7页)
。” ??朱棡同意这个观点,他道:“辽穆宗登基以後,南下那一派就不占优势了,基本上都是讲和,或者以战促和。” ??“不,辽穆宗登基初期,辽朝还是经常积极南下的,对中原地区的企图并没有放弃。”朱棣和朱樉翻看辽朝的战争记录,“应当是在辽和北汉与高平败给後周世宗之後,辽的政策才就此转变,不敢轻易南下的。” ??高平一战,後周世宗柴荣大获全胜,就此扭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辽朝此後方才变得求稳,南下派也就此逐渐式微,也才有了辽穆宗那句“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 ??【很快,耶律德光就又找到了好机会,一个因为後晋内部变化而产生的机会。 ????石重贵在契丹第二次南下中成功反击後,就开始对自己的成绩越发自信起来。同时,在朝中也越发开始愿意任用自己偏好的臣子。 ??以杜重威为例,在耶律德光二次南下以及後晋反击的过程中,杜重威其实犯下不少问题,延误战机、闭城自保……但是他在战後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 ??同时,杜重威不仅在军事上不利,在担任节度使镇守一方时,也不能对当地带来正面作用。相反,他重敛於民,税外加赋,括财虐民,以充私藏。他长期镇守的恒州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他的府内却藏有粟十余万斛。 ??战时,他又闭守城池,即使看到敌军人数寥寥,或者掳掠大量百姓,他也不敢出击。 ??这样的人,在战後,因为恒州凋敝、生民怨恨,竟然自己上书要求调任,且不等朝廷回复,杜重威就自行离开州府赶往京城。 ??最後,石重贵也并没有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