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晴天霹雳 (第6/8页)
只是恐怕命中与科途无缘,大器晚亦难成啊。依不才来看,不如做做国丈。昔年衡山居士不愿尚宁王之女,如今可为国丈,那也是一桩美谈呐。” ??他们就这样调侃着文征明,但被称为“吴中四大才子”的四人却个个科途坎坷。 ??已经去世十年的徐祯卿倒是中进士做过官,结果只因貌丑就不得入翰林,後来还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一年後就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 ??唐寅呢?虽曾得梁储青眼中过乡试第一,随後会试一个徐经科场案就被贬为吏,此後愤然至今不再入仕。 ??文徵明也一样,别说会试了,举人出身这一关都已经八试不中,五十多了还是秀才。 ??至於祝允明呢?十九岁中了秀才,考了五次乡试才中举,然後又七次会试不中,如今正在广东兴宁做知县。 ??他还不知道他写的《野记》被皇帝盯上了。 ??在惠州兴宁已经做了六年多知县的祝允明还畏惧於此前两广的那场大风暴,小心谨慎地做着事。 ??惠州知府都被拿办了啊! ??但他再小心,这天那个杀才张孚敬来到惠州巡视了一下学政之後,还是来“拜会”他这个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了。 ??“自希哲到任兴宁,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向风矣,此希哲之功。” ??祝允明抱拳藏着自己的“第六指”忐忑作揖:“不敢称功,分内之事,理所应当。” ??同样是七次会试不中,但人家一朝探花得到天子青睐,如今巡抚一方。 ??而失去了希望凭举人身份和才名被推荐做知县的祝允明,在知县这个级别都算是资格最差的那一批,天花板看得见。 ??他低着头,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