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孝廉到手 (第3/3页)
无非就是身为读书人,却埋头於农事,有失斯文体统,更激进的甚至举孔子樊须之例,给其冠上小人之名。 ??杨信很清楚,每年到了向上面举荐人才的时候,总会一些关於热门人选的这样或者那样的谣言,诋毁。 ??这不足为奇! ??但让杨信心深好感的是,这个叫张恒的年轻人,竟然因势利导,乾脆给自己表字【子迟】。 ??这一招釜底抽薪,用得非常漂亮。 ??最重要的是,杨信的父亲是建元六年被举为力田,才步入仕途的,虽然最终只做到了一县主薄,但却给杨信的仕途铺平了道路,而且杨信自己也是因为在农事上极为得力,颇有政绩,才被上官赏识,一步步走到今天。 - ??0-0-0- ??张恒阔步走进南陵县县城之中。 ??今天是南陵县公布举荐士子名单的日子。 ??虽然张恒早就知道,自己被举为孝廉了,但不管是为了避嫌,还是为了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无论如何这一趟张恒都是要来的。 ??所幸,南陵县县城跟张家里不远,即使是步行,半天也足够来一个来回了。 ??“那就是张子迟吧!”远远的,有几个士子在一个酒肆中喝酒谈论,忽然有一人见到了张恒,就对旁边的人问道。 ??“然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生道:“那便是那个有辱斯文的小人,当世的樊须!” ??“真是丢进了吾辈读书人的脸面啊!”另外几人齐声道。 ??“君且看其样子,还一副不以为然,引以为荣的神态……” ??对於张恒,在座士子中一个服气的也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