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版水浒_第435章 高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5章 高宠 (第2/8页)

分之一的朝臣皆为其声援。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不容忽视。

    ??有人力荐江鸿飞的庶长子江修为储君,声称他勤政节俭,多年监国,经验丰富,且无差错,是打破常规、立为储君的理想人选。

    ??不少大臣都认为,江修不仅拥有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更能在复杂多变的时局中稳住大局,引领大元帝国走向更加稳固的未来。

    ??这场关於储君的争论,实则也是对大元帝国未来走向的深刻探讨。

    ??一方面,是遵循古训、注重血脉纯正的保守派;

    ??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能力与实践经验的革新派。

    ??两派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由此也不难看出来,立储君一事,已经到了不可不为之时。

    ??甚至说,大元帝国的一众大臣在“逼宫”也不为过。

    ??可面对这样的局面,江鸿飞却只是淡然抬手,指向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声音沉稳而有力:“朕已选定储君,其名隐於这匾额之後。若朕不测,尔等可依此遗诏行事。”

    ??江鸿飞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愕然失色!

    ??有些大臣本欲借“时局所迫,立储为安”之名,对江鸿飞施压。

    ??他们之所以敢於如此,并非出於无畏或狂妄,而是深谙“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之立,关乎社稷安稳”之理。

    ??他们忧虑,一旦江鸿飞突然离世,无储君之位的帝国恐将陷入纷争,四分五裂。

    ??也就是说,这些大臣手上握着大义。

    ??不然,就是借这些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逼江鸿飞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