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2章 六甲正兵 (第8/8页)
,汴梁城里便掀起一股招兵热潮。 ??这些队伍名称各异,有的称为六丁力士,有的称为北斗神兵,有的称为天官大将。 ??四月十九这天,张叔夜领兵到达汴梁城下。 ??此时,虽然许贯忠已经率领三万骑兵到了汴梁城下,并派游骑在城下游荡,但大元军的主力其实还没有到。 ??张叔夜见到赵桓後,便建议说:“敌锋甚锐,希望陛下效仿唐明皇避安禄山,暂去邓州,再想方设法去长安,举全国之兵抗元,臣愿以死护卫陛下杀出重围。” ??应该说,劝赵桓前去陕西的大臣都是头脑清醒的人,如种师道、唐恪、孙觌等。张叔夜的头脑也很清醒,一见面就向赵桓提出这个建议。 ??可是,以何栗为代表的主战派大臣强烈反对迁都。 ??另一方面,赵桓也怀有一种侥幸和幻想心理。他希望,大元军打不进有上百万军民守卫的汴梁城;他所幻想的是,赵构、张邦昌、王云、耿南仲、聂昌、李若水、冯澥等人去大元军和谈成功,大元军很快就会停止进军,班师回国。或者不久之後,勤王大军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与大元军形成对峙。 ??四月二十一日,江鸿飞亲率二十几万大军,来到了汴梁城下。 ??江鸿飞将自己的行宫及中军大帐设在了汴梁城西南郊区的青城。 ??这里有赵宋王朝的皇帝举行郊祭的斋宫。 ??随後,大元军的主力逐渐散开,在汴梁城四壁分别设置若乾军寨,将汴梁城团团包围起来。 ??宋军将士站在汴梁城上往下一看,城下密密麻麻地全都是军营和大元军的精锐人马。 ??对此,守城的军民,看在眼里,怕在心里……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