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赵佶 赵桓 赵构再相见 (第4/8页)
降大元帝国的宋军,共有十五万大军,还有堆积如山的粮草。 而且,杭州还濒临运河,所以水路十分发达,方便大元帝国从水路增援杭州。 这些足以确保易守难攻的杭州城可以长期固守待援。 可即便如此,为求稳妥,石秀、孙静和石宝一商量,还是将赵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南宋小朝廷的官员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都装船,派两万水军秘密地走海路送回元大都…… 老实说,赵构万万没想到,他会以这样憋气又窝火的方式被大元军给捉了送去见江鸿飞。 说句心里话,赵构不服!!! 当初,赵构之所以选择杭州当他的临时都城,正因为杭州濒临运河,所以水路十分发达,赵构一看,这不更方便自己跑路了嘛,於是便决心迁都在杭州。 而且,赵构已经改名江构了,都认贼作父了,软弱的他软弱地反覆给江鸿飞写求饶信,信中表达出了他的恐惧,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是在想着江鸿飞能大发慈悲放他一条生路,江鸿飞为什麽还不放过他?!!! 还有,赵构千防万防,怎麽也没想到,他的亲军叛变,将他捉了,送给大元军,大元军再将他送去元大都面见江鸿飞。 亲军可是皇帝最後的倚仗,皇帝最信任的人,关键时刻能舍弃性命为皇帝挡刀的人。 远的不说,就说江鸿飞的亲军。 那绝对是,一旦江鸿飞有危险,他们争先恐後地为江鸿飞挡刀,全都是忠勇之士。 这麽说吧,只要江鸿飞一声令下,江鸿飞的亲军绝大多数都愿意去赴死,江鸿飞让他们杀谁,他们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