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架釜烹煮 (第4/5页)
,一双环眼,状颇勇猛,项昌见了先有几分好感,问了姓名,名叫闻喜。 ??这可是大楚在岌岌可危穷途末路之际,第一个来投的将领,还是投的自己,项昌二话不说,当即赐姓项,授中郎将! ??那将领闻喜,不、项喜,大喜,见礼认主後,昂着头,带着一股憨愣劲儿,按剑顾盼自雄的站立项昌身後。 ??项昌旁光扫到,暗暗摇头,也不明白跟随着眼看就要彻底败亡的大楚,他得意个什麽劲儿? ??项昌此番敢来重新逼降周殷,第一固然是根据以往脑海中对周殷的印象,感觉他不像是投降苟且之辈;其次,也是他想起了前世看到的关於周殷的史料。 ??前世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於周殷的记载并不多,只有可怜的两处,并且都极为简短,好像有意识进行了淡化处理。 ??其中一处,就是在大楚成皋之战大败,遭遇最大危机时,周殷被刘贾诱降,举楚地精兵投汉,直接导致了项羽与大楚国的彻底覆灭。 ??而最为吊诡的来了,按理说周殷立下这麽大的功劳,即使列不进十八开国功侯,至少也要在第二队列的功侯中名列前茅,毕竟刘邦可不是一个小气的人,有功必赏这点儿做的还是不错的。 ??然而,没有!不仅没有,甚至连一个关内侯都没有封。 ??第二次记载,也是关於周殷的最後一次记载,已经是到了汉景帝时期,并且还是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汉景帝即位後四月,大司马周殷叛乱被诛杀。 ??就是这两条简短的记载,让项昌隐约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断:也许周殷一开始的投降,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诈降! ??周殷当时看出大楚形势危急,恰逢刘贾来说降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