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7.第194章 秦吏(求打赏月票!) (第3/4页)
” ??扶苏听了也高兴,这些微小的变化,在秦国只要再坚持十年,到时候必定能起大用。 ??“看得出来,太学上下在这件事上费力不少。回去之後,我再向君父禀明此事,诸位都是有功之人。” ??众长史、律史听了,都站出来向扶苏作揖道谢。 ????设立一座太学,整理文字,扩大秦吏规模队伍,扶苏就是这些文吏的衣食父母。 ??就因为这样一座太学,又设立了无数的职位,满足了更多士人的欲望。 ??即便这个太学,是由秦法家掌控,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太学,这是扶苏的心血,也是未来秦国扭转败局的关键。 ??“你方才说,这吏即便会书写,也不能从事史的职业。这是为什麽?” ??律史郜一怔,“这是祖宗之法。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我秦国的史过去基本上是世袭的,只有父亲是史,儿子才能进入学室去学习,也才可能在长大以後获得做史的资格。” ??“在太学的弟子,被统称为学僮,他们从被送进来开始就要这里日复一日学习秦律,为的就是获取史的资格。” ??“只有当学僮满十七岁以上,才能开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讽本义是指背诵默写,而“九千字”是获得史资格的国家规定考试里默写的范围。” ??“所谓‘讽籀书九千字’,就是在九千个字里任意选择,要求考生用籀文默写出来。掌握九千字,是我秦国吏员考试的基本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