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史记_第16章 【东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东汉】 (第6/6页)

天又把他们集合起来,排列在洛水岸边,让其首领观看,并对樊崇等人说:“是不是对投降後悔呀?现在放你们各回军营,指挥你们的军队,和我决个胜负。我不想强迫你们服气。”徐宣等人叩头说:“我们出了长安,君臣就商量归降听命,只是老百姓愚昧无知,不能事先告诉他们。现在能够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怀抱,诚心诚意地欢喜,一点也不後悔。”刘秀不无快意又不无蔑视地说:“你算是钝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刘秀把樊崇等赤眉军将领及其妻子安排在洛阳居住,给了他们田宅。赤眉军所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是皇族中的人,刘秀让他在叔父刘良的赵王府中当了个郎中(管理车马门户并内充侍卫的小官)。

    赤眉平定了,刘秀仍然面临着一个群雄割据、山头林立的局面: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刘邦的後代布满天下,在新莽乱世、“天下咸思汉德”的潮流中,凡是有些实力的,哪个不想继承他们祖宗的“大业”?力图争夺皇帝宝座或打算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大有人在。刘秀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基本除掉了这些对手,取得了当时所谓“天下”的大致统一。

    第四回〔好儒任文以柔治国〕

    在总结前朝失政的基础上,刘秀确立了一套新的治国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以柔治国。早在征战的时候,刘秀就认识到儒学的重要。所谓“未及下车,先访儒雅”。他想方设法把一些着名儒学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或任以官职,或冠以衔号。这样他身边很快就集中了如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着名学者。刘秀对他们以礼相待,或听取他们的策谋,或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学识从心理上威服僚属,抑制他们居功自傲、自觉无所不能的情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