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科举,正是提上日程 (第6/8页)
??——关东无论是宗亲诸侯国,还是长安直辖的郡县,都因为吴楚之乱所引发的政治动荡,而失去了大半中高层官吏; ??原有的郡、县领导班子过半落马,新的领导班子一时半会儿又组织不起来,万般无奈之下,先帝只能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措施:用军队来维护关东地方的治安,并防备诸侯藩王再次作乱。 ??而在吴楚之乱前,汉室军队兵力/百姓人口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极高。 ??算上二十万以上的北境边防部队,外加每个郡五千人左右的郡国兵,还有棘门、霸上、细柳、飞狐等直属长安中央的常备野战军,汉室军队的兵力,达到了将近五十万之多! ??反观人口,却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万,军/民比例,便达到了令人咂舌的1:40到1:60。 ??每四十至六十个人当中有一个兵卒,听上去并不很夸张。 ??但考虑到这四十到六十个人,有一半是女人,这就变成了‘每二十到三十个男人里,就有一个在编战卒’。 ??再去掉老幼,汉室适龄男子,也就是壮年男子的在编比例,很可能会达到恐怖的1:10以内! ??每十个壮年男子,就有一人是——不是曾经是,而是此刻正在军中服兵役! ??如此高的比例,自然就会引发一个封建时代很常见的问题:军民供养比。 ??每十个壮年男子,便有一人是在编军人; ??而能贡献税赋、供养军队的,基本上也都是青壮劳力。 ??这就意味着这一比十的比例,便不单单是‘每十个人年纪合适的人里有一个在编军人’,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汉家,平均每一个在编军卒,却只有十个人贡献税赋供养。 ??这,就真的很恐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