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_第215章 秋坟鬼唱鲍家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秋坟鬼唱鲍家诗 (第11/12页)

,南兵出身的将领王必迪则直斥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下级当面斥责上级,可想而知其愤怒,剩下骆尚志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在重伤回後方休养时还积极教授朝鲜人武术阵法抗倭。

    ??但这些问题之中,最为严重的还是欠饷问题。在明朝後期,欠饷是普遍现象,北兵对此的解决方式就是集中资源供养少量精锐家丁骑兵,最後制造出了关宁铁骑这样的怪胎。但长期在抗倭战争中,受到戚继光平等待遇的浙兵无法理解接受欠饷行为,於是乎南北冲突越来越大。

    ??“难怪骆前辈对於各方都怀有疑虑,原来是被负尽功劳的忠良之後,世人恐怕也少有知晓早在浑河血战之前,戚家军早已‘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

    ??历史在这里,和骆尚志开了个玩笑。

    ??随着战事逐渐走向胜利,万历二十二年正月,伤势恢复的骆尚志选择带领近五百名南兵撤还回国,一直致力於斡旋南北兵将、中朝两国关系的他转为驻扎蓟州,擢神枢营右副将、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本以为终於能够守住戚少保遗志。

    ??可没想到就在他回国的第二年,蓟镇总兵王保在北兵支持下就再无顾忌,於石门寨驻地对这些不服管教的戚家军动手了,对此《神宗实录》中只有过寥寥几句:“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游荡於书外的,却是三千条层立誓为国捐躯、却死在自己人刀下的冤魂……

    ??“在那之後祖父忧愤成疾,听闻吴将军为了成全戚少保遗志再次返乡募兵,响应之人却每况愈下,最终在蔚山之战中虚惊撤走被朝廷治罪,族中子弟也因此流落民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