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_第114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第4/8页)

上。同样是因为这样的资源垄断,才导致五姓七望或者什麽七姓十家绝对不肯与外族通婚。”

    ??“皇帝清楚,世家也清楚,他们最大的倚仗便是人才,源源不断的人才,而教育资源,即书籍、优秀老师、对时政方向的把握,及足够供养一个人从小到大读书的财力。如果世家与外族通婚,意味着他们需要将这种资源分享出去,几年几十年或许无妨,但时间线再拉长,那些资源就不仅仅是自家专属的了。”

    ??“科举制度虽然看似平等地从天下英才中筛选出一批人入朝为官,但仔细想想,天底下有什麽人的资源能比世家更好?”

    ??“虽然造纸术早就出现,但纸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相当奢侈的,普通人家根本不可能长期购买,更何况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家里不富裕的就别想读书识字了。同时,书也是奢侈品,很多藏书都是门阀家中孤本珍品,外人想借难如登天。”

    ??“唐朝科举,每一次考试只录几个十几个人,而范阳卢氏在唐朝时期有一百多人中过进士。”

    ??“荥阳郑氏在中唐时期连续出了十多个宰相,清河崔氏的宰相分别是盛唐两位,中晚唐八位。”

    ??“就凭这数据,你们说说,要什麽样的天才,才能够以纯粹的天赋和努力比过人家祖宗基业数百年积累?有,但太少了!”

    ??“朱标,我说了我的看法,你是後世人,之前的想法也与我类似,你起来说说伱的,我歇会儿。”

    ??宋慎说到这里实在是说得有点累了,於是随手点了一个好学生起来替他讲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