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欢喜 (第40/75页)
柜答应着,将他们引上二楼的包房,又叫夥计送上几碟盐咸果饯之类,另外暖了一壶酒,亲自移了一个大火盆来,包房里顿时暖和起来。易连恺见他小意巴结,说道:“你也不用守在这里,馄饨好了端上来就是。” 二掌柜的知道这些有权有势的贵人,其实脾气都古怪得紧,这样半夜劳师动众前来,只为吃一碗馄饨,倒也是见怪不怪,所以连声答应着就退下去了。易连恺伸手烤了一会儿火,见火盆旁竖着火钳,就拿起来拨着炭。红红的炭燃得正是厉害,一闪一闪像是宝石一般。他只管看着那炭火出神,这里虽然点着灯,但因为街面上宵禁的缘故,所以没有敢用电灯,而是在桌子上放了一盏古色古意的烛台,蜡烛的光亮被白纱罩子罩着,朦朦胧胧,泛着水一样的波纹。秦桑好几年没见过这样的烛灯了,所以觉得还挺有意思。 因为易连恺坐在炭盆边,所以炭盆里的火光,隐隐约约映在他脸上,这火光与烛火的光却又不一样,带着隐约的红光。他本来生得挺白净,让这炭火的光一映,倒像是喝过酒似的,双颊上泛起红晕来,漆黑的眉毛,让光影映得突出棱骨,显得眼窝那里微微陷下去,越发轮廓分明,倒像是西洋图画书里的石膏像。尤其他低着头拨弄着火盆里的炭,有一绺乌黑的头发垂下来,正遮在他那象牙色的额头上,更像是西洋画里的素描——秦桑从来没有这样仔细地看过他,其实易家三个兄弟,所有人都夸易连恺长得最俊俏,因为他的生母,是江左出名的才貌双全的美人。 不仅仅是美人,来历也甚是传奇。易连恺的生母姓云,家中乃是逊清的封疆大吏,正儿八经的侯门千金。那时候易继培不过是个游击使,本来一个千金小姐,一个游击武夫,两人天壤之别,若是不世事生变,或许这辈子连见面的机缘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