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个异世界电影节的脑洞 (第3/6页)
个电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影节作为电影行业同仁云集的一个舞台,必然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和机遇,电影节也因此被视为一种“竞争中的相遇”(6)。电影人和电影机构都希望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凝聚最广泛的注意力,从而提升知名度。节展活动为电影人和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推广作品的平台,为参赛影片和人员争取“注意力”,从而能够从这个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营销机会。电影作品、电影人或者电影机构如果能在影节上得到荣誉就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获得了形成强力社会效应的契机,就会直接拉动作品的票房和其他收益,甚至提升电影人和机构以後在行业内的形象价值。例如,在 201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刺客聂隐娘》,由於在海外高规格电影节上积累了较高的人气和话题,後来在国内公映时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现象级电影。通过电影节平台聚集人气和话题是提升影片知名度以及实现更好营销的有效手段。 不仅如此,历年的电影节往往成为电影界交易的“卖场”。几乎每个电影节都会设有交易市场,片方、发行方等通过电影节这一交互平台,形成能够互相提携的推进机制。在电影节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产业联动,从而产生产业链价值衍生效益。同时,电影节本身也能够从中盈利。例如着名的三大国际电影节都会通过开发针对电影和经济发展的服务项目如提供商家会展、与指定报道媒体合作、与珠宝商合作等从中获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一方面能够保证电影节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有效地促进电影节和不同领域的多维度合作,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因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