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 (第4/11页)
又想起方才殿内的交谈,以及自家弟子的劝慰。 小皇帝行事颇有些气度,他也没理由被比下去。 再者说,要是皇帝轻信了空中楼阁的良策,固然他徐阶讨了好,自己那位真正要做事的弟子,可就要倒霉了。 脑海中千回百转,想了想,最後还是决定给出正儿八经做事的良策。 徐阶说尽量放缓语气,开口道:“不敢期瞒陛下,臣以为,这五弊,需按顺序来解,却都有前提。” “想要安定北方鞑靼,臣都有法子,无论是封贡也好,或者是士绅移边也罢,总是有对策的,但……前提是,真个打灭一应好战的鞑靼部族,才能施为,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至於倭寇,恕臣直言,即便人尽皆知,此事的关键,在於国中的倭寇,但也需得先歼灭海外的倭寇,才能回过头慢慢收拾,否则就要被拖死。” “这二者,都要起大战,非得等到财用足够,才能分出胜负。” “财用不足,则是受限於田亩与赋税。” “而陛下若是真要对田亩与赋税下手,至少需要先整顿吏治” 皇帝若只是单纯清理一番盐政、茶课、马市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纵使每次都有一大笔银钱入帐,也不过是抱薪救火。 只有改制税法、清丈田亩,才能暂时解决财赋问题。 接着靠这个空窗期,积蓄国库,等到足以打上几场大战,才能有望扫平南北边患。 不过,改制税法,清丈田亩,必然少不了能如臂指使的官吏。 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但是其中艰难险阻,自然不言而喻。 况且,即便是做到这一步,也仍然是治标。 徐阶看了一眼皇帝的背影,思绪万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