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2.第91章 故家乔木,退让贤路 (第6/8页)
连忙认错请罪:“舅父训斥得是,我知错了。” 张四维能官运亨通,靠的什麽本钱,他可没忘。 如今虽然眼见要入阁,也不敢对舅父不敬。 王崇古冷哼一声,大步流星往鸿胪寺外走。 张四维是坐衙的官,身体柔弱,只好碎步小跑跟上。 “外甥知错了,舅父莫要气恼,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见张四维气喘吁吁,态度也还算诚恳,王崇古这才消了气,放慢了脚步。 嘴上却还是教训道:“不要眼见要入阁了,就飘飘然不能自已。” “鞑靼之患,是国朝大事,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安危,容不得你轻佻。” “要是真坏了局面,皇帝都得被掳走,别说区区一个内阁辅臣!” 王崇古虽然贪财结党,但对於边事,态度一向摆得很端正。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得高拱、张居正看重。 张四维再度表态:“外甥资历浅薄,正需要舅父耳提面命,今日舅父说了,外甥便知道了,定然铭记心中。” 王崇古这才放过他。 两人一番训斥认错的功夫,便走出了鸿胪寺,上了轿。 同乘一轿,王崇古才开始解释张四维方才的问题:“你觉得杀父之仇在前,哪怕长昂得势,也不会与我朝化解恩怨?” 张四维点了点头。 王崇古无奈摇了摇头:“你有空也多关心关心边事,哪怕昨日召对我的皇帝,都显得比你更了解鞑靼。” 他顿了顿,解释道:“鞑靼不似中原,可汗也没有我朝的皇帝一样言出法随,各部落的首领,更是一盘散沙。” “鞑靼侵边劫掠,不是那些儒生口中的元明正统之争,也不是为了报复你口中的血海深仇。” “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