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121.第120章 层接递卸,虚实相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第120章 层接递卸,虚实相参 (第6/10页)

庸点睛之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指心之本体而言。”

    後一句,合下节,指的是合乎下节,至於是什麽节,就要皇帝破题了。

    这是不离本色,修德凝道的大题啊!

    几乎摸到会试的门槛了。

    而且,这种论道之说,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外人几乎不可能替人作答——进士出身者,经释早定,一句话出口,就知道是谁的风格。

    换句话说,即便是早有准备,那也得是皇帝本人作答的才行,否则留於起居注的作弊,那才是贻笑万年。

    皇帝的经学造诣,到这个地步了?

    王世贞看着沉吟不语的皇帝,愈发期待着他的答案。

    皇帝这次没有轻易回答,而是伏案下笔,俨然在打着草稿,斟酌言语。

    半晌後。

    皇帝终於放下笔。

    只见其神态自若,朗声道:“《中庸》着道之体用,而因推体道之功化也,夫中和立而道之体用兼之矣。”

    “君子交致其全,而功化之妙,有不征於位育也哉。且是道之全也,用则用於造化,体则原於一心,而君子之体道也,根本於一心,而通极於造化。

    “夫喜怒哀乐之存而不偏倚也,谓之中焉,是中也,性之德也,一丝不累,默启乎众妙之门,而渊泉时出,实宁乎群动之秘,要之未发之中已基乎,所发而无用之体,非体也。

    “虽洋洋者固流动而未尝息也,其何能凝斯道之全体而赞其化育哉;虽优优者固充足而未尝间也,其何以会斯道之妙用而行其典礼哉?”

    “藏之一心为甚微,而散之万用为甚博矣,中其天下之大本乎。又自夫喜怒哀乐之既发,而皆中节也,谓之和焉,是和也,情之德……”

    郎朗出口,洋洋洒洒。

    二阁臣肃容开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