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3.第72章 兴灭继绝,查漏补缺 (第8/11页)
这种想法。 但明廷中枢不一样,太祖立国之後,就分封北方,成祖迁都之後,更是天子守国门。 北方,寸土都不能主动抛却,否则就是动摇立国之本。 不能丢归不能丢,怎麽治理就成了问题,经济条件约束下,南北一定程度上的割裂,是不可避免的,光是粮食产量,就是天然的矛盾。 为了给北方输血,开中,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开中,就是商贩们,完成朝廷给的任务——譬如给北方运输粮食、布绢等等,来换取盐引。 也就是利用商贩们,给北方输血。 成本自然很高,但如果不想像前宋一样,战略性抛弃北方,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运行成本。 杨博当场跳起来:“陛下!臣认同申侍郎的提议!” “开中法败坏,乃是边地军民一大憾事,臣久闻陕西、山西、宣大、宁夏等地的百姓,怀念开中法。” “若是开中法能复行,不失为良政德音!” 杨博的立场毋庸置疑。 在这件事上,朱翊钧可以无条件相信代表北方利益的杨博。 开中法败坏後,数次有大臣请求复立,都是边人。 最近的作出尝试的,就是隆庆二年,时任陕西三边总督的王崇古。 有些人固然私心重,但推行国策,未尝不能利用这些人的私心。 朱翊钧欣慰地看着杨博,赞道:“杨阁老历任地方,见闻广博,正当查缺补漏。” 这时,张居正郑重道:“陛下,开中法败坏,不是没有缘由的。” 朱翊钧回过头,迎上张居正的目光。 坦然地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