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扬长避短 (第4/4页)
续招募流民矿工,煤炭的产量还要继续扩大。” ??“今年的雪还没下,等下完了,怕是会更冷,到时候煤炭也未必够。” ??“增加产量,确保这个年头,北方的百姓能够有个暖和的新年。” ??众人闻言,便各自散去。 ??转眼间,又是数日过去。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离开西山,北地的第一批商人也都找到了,燕王府也开始将煤运到了那里。 ??第一批物资,分别是:通州、蓟州、锦州、真定、北平周围三十余座城池。 ??这些地方的炭块前些时日,都被赵彦收走了,现在正是煤炭趁虚而入的好时机,迅速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与此同时,赵承允、赵承弼等人也收到了一批来自南方的木炭。 ??燕王府的煤铺与赵氏木炭,又在北平府展开了一场新的“血战”。 ??这一年的冬季,对於北平府民来说,确是一件快乐的事。 ??前几年,很多人都是因为买不起木炭,被活活冻死的。 ??有钱买木炭的人,都是省吃俭用,才能维持生计。 ??但是今年不一样,因为燕王府的煤炭强势入局,让两大势力在十一月份开始的时候,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人们早早的就已经在自己的家中储备了足够的取暖之物,有木炭的,自然也有煤炭。 ??毕竟大家都发现,用炉子做饭,确实很方便,但要用炉子就要用到蜂窝煤,这就是产品粘性。 ??可以说,从一开始的价格战,就已经决定了,煤炭会变得更火,赵氏木炭如此坚持,只会让它更快的走向灭亡。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