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第236章 何以致太平?当代的一子,儒家掌门之死! (第8/15页)
??先是让韩非称呼自己为师叔,紧接着又一副好奇的样子,询问自己关於学说理念的问题。 ??这根本就是摆明车马,要从罗浮这里打探一下他的学术理念了。 ??儒家到底是显学之一,门派弟子众多,眼下对於罗浮,只是暂且不清楚他的学术理念,只要搞懂了罗浮的理念,那麽人多势众,集思广益,未必不能提前相处应对罗浮论道的论点来。 ??只是现在,荀子和韩非用的是阳谋。 ??在礼数上,罗浮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来,甚至儒家在为掌门办葬礼的时候,都没忘记招待罗浮。 ??可以说,在礼数上儒家已经做到了滴水不漏了。 ??韩非一副好奇的样子,道:“正是,儒家之中,老师言人性本恶,而孟子却言,人性本善,不知道师叔如何看待?” ??罗浮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你是韩国公子,若是秦国攻韩,秦国一士卒,为人纯善,人皆赞之,韩国士卒,人皆恶之,於韩国而言,秦国之士卒,是善是恶?与秦国而言,韩国之士卒,是善是恶?” ??罗浮现在纯粹就是在问立场了。 ??毕竟,善恶是需要立场来判断的。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不外如是。 ??韩非到底不愧是集法家之大成着。甚至其思想和学说,乃至於两千年之後,都帝王必学之术。 ??只是在顷刻间,韩非就明白了罗浮的意思。 ??“师叔是说,善恶并非是绝对的?” ??“善恶本身就不是绝对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罗浮一句照抄阳明心学的观点,顿时让韩非如遭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