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三省六部 (第3/4页)
不上难看。 ??当然,这四部十六司中,各司主官,即侍郎一职,也有不少出自崔澈的幕府。 ??尚书省之外,崔策以河东郡公裴秀为侍中,领门下省。 ??崔澈又改内史省为中书省,以国舅豆卢毓为中书令,领中书省。 ??豆卢毓无疑是杨谅旧臣之中,最积极配合崔澈之人,甚至不惜为他牵线搭桥,成就崔澈与豆卢太后这段孽缘。 ??此举,既是为豆卢毓酬功,也是安抚杨谅旧臣。 ??崔澈以豆卢毓为千里马骨,便是让他们知道,只要愿意尽心为自己效力,同样能够收获重用。 ??只不过中书省就只剩下撰作诏令文书的职能,其最核心的决策权,自然还是握在崔澈的手里。 ??豆卢毓也不会为此心生怨意,毕竟中书省在隋朝改称内史省以後,就始终不曾拥有过如同东魏时期,高澄担任中书监时的决策权。 ??实际上,众人商议此事时,也有人提议,在相国府中增设机构,招募官吏。 ??但崔澈考虑到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冗官冗员问题本就严重。 ??放着三省六部那麽多闲置官吏不用,再去招揽人手,无疑会使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而且长时间让朝官们远离权力,也会使得他们心中积蓄不满与怨言,这无疑会使得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否则崔澈又怎会在朝会时特意迟到,来观察众人的情绪。 ??适当与杨谅的旧臣分享部分并不紧要的权力,也有利於内部的团结。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崔澈这些幕僚们的想法。 ??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