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宋太祖_第45章 科举进行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科举进行时 (第5/5页)

论给写上去了。

    ??这玩意是高中时的语文课文,那自然是忘不了的。

    ??至於策麽……

    ??“平边之策?这倒是真有意思,这东西,居然会在科举上考。”

    ??赵光美见状不禁大感兴趣,这东西自然没名家名篇来给他抄了,不过这个问题,他也真的是在脑子里转过许久了,当即,赵光美挥毫泼墨,一丝不苟的便写了起来。

    ??这个,可是真原创了。

    ?? 主角肯定是不会走重文轻武的路的,抬科举的地位本质还是在革除五代之痹。重文,不抑武。

    ??  事实上赵宋真要说重文轻武的格局完全形成,那要等到真宗朝以後,甚至是仁宗朝才形成的事儿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是,北宋前期,或者说是檀渊之盟签订之前,宋初的三代皇帝一直都是坚持一将制的。即,为了保证武将对军队的领导,几乎不设副职,偶尔有个副指挥使,通常也是因为资历不够,他的上面是没有正指挥使的,更别说什麽文官瞎指挥了。边地节度使,尤其是北边的几个重镇大藩的节度使的权力始终大得吓人。

    ??  不过澶渊之盟之後,因为跟辽国不打了,所以武将的地位确实是一落千丈,与其说是重文轻武,其实卸磨杀驴更妥帖一些,仁宗和以後的皇帝们嘴上喊着燕云十六州,但实际上也就剩一个口号了,这锅真要甩也是宋仁宗的,跟赵大真甩不着。

    ??  当然,赵大以後北宋禁军确实弱,这个根由其实也不是重文抑武,後面几章我正文中会写。两宋是个近三百年的大王朝,从中间截一段往整个两宋去套,其实是不太合适的(看我这满满的求生欲)

    ??

    ??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