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公开课?(6K) (第6/10页)
要我说,大哥你就是太惯着他了,柴荣在的时候,谁敢乾这事?一群文官而已,手里没刀没权,杀他跟杀条狗一样,挑几个跳得最欢的给砍了,我看谁还敢胡搅蛮缠?” ??“竟在那放屁,张霭是御史,上书言事本来就是他的职责,虽然气人,我今天也确实又忍不住想揍他了,然而越是如此,这种人就越不能杀啊,难道我朝政治,还不许大臣对国事提出反对意见麽?那我花俸禄养他们干嘛?” ??“咱们赵宋要想国祚绵长,规五代积弊,就必须要建设这样的一套规矩,今日我之所以忍他,你以为我真的只是为了那点身後的青史留名麽?我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咱们大宋跟前面那些朝代都不一样,不罪上书言事者,不管是朝臣,学子,军人,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皆可以向朝廷谏言献策,所谓广开言路是也!” ??“再者,张霭他们今日所言,未必就没有道理,国事,国策,哪有什麽真正的万全之法,无非是两恶相权取其轻,两善相权取其重罢了,我知道你肯定也有你的道理,但正所谓理不辨不明,你都不去上朝,不跟他们辩论,如谁又知道你的道理在哪?难道这麽多反对你的人,全都是出自一片私心,没有半点公义麽?” ??闻言,赵光美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 ??赵光美对此其实是不太认可的,广开言路这个事儿,道理肯定是有的,可这玩意说着好听,但北宋中期以後君权旁落,相权做大难制很大程度上还真就是因为这畅所欲言导致的。 ??况且国事这种事哪有什麽真正的真理和绝对正确,一条国策,正着说和反着说都有他的道理,朝中大臣又往往有不能务实的弊病,到最後大家争论的哪里是道理,分明比的就是辩论技巧,有专业知识的又往往辩不过那些职业搞辩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