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_第120章 四大名着(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四大名着(四) (第4/4页)

故事已“得之於行路,传之於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於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

    ??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

    ??《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已知仅有的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

    ??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

    ??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於诸葛亮病死。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