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9.第391章 大汉自有王法,朕要按律诛霍氏 (第2/6页)
着可以越过律法直接杀人。 ??恰恰相反,如何使用律法来维护皇帝的权威,才是明君所为。 ??战国时,秦国之所以可以在诸侯国中崛起,巨细无遗的《秦律》和严明公正的秦吏,功不可没。 ??但大秦在律法上却又走进了一个极端,认为可以制定事无巨细的律法来管理天下所有的事情。 ??最终才因为严刑峻法导致民怨载道,以至宗庙崩塌。 ??汉承秦制,自然也包括《秦律》。 ??然而《汉律》虽然继承了《秦律》的许多条文,但大汉帝国却没有继承大秦那种原始的法制精神。 ??从太祖高皇帝到孝文皇帝之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与民休息,执行的是无为而治的国策,对天下百姓管控极少。 ??随後儒学的地位又一日高过一日,最终孝武皇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将儒家抬到了最高的地位。 ??儒家认为治民的关键不在律法,而在於伦理道德教化。 ??《汉律》虽然仍然有,但是在实际治国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被束之於高阁。 ??因为儒学盛行,朝堂和郡国才出现了许多看重伦理道德教化的循吏,以律法为处事原则的官员则被污名为酷吏。 ??伦理道德教化看似对百姓更温和,实际却是对世家大族和豪门富户更温和,久而久之就会促使士族门阀的出现。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孝宣皇帝儒法并重,重用法吏开创了昭宣中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