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1顿饭 (第3/8页)
“这些都不是银子的事儿,全是麻烦事儿,你就是不要银子,这些事儿,你也得接过去,理清做好。”李桑柔正色道,随即噢了一声,“对了,你这些产业里,有两家船厂,这两家船厂给我吧。” “好。”孟娘子沉默片刻,乾脆答应,“清点收回产业这事儿,查清查明这事儿容易,可要把拿走的再拿回来,这一件,还得从你这儿借点儿力。”孟娘子看向李桑柔道。 “行。”李桑柔爽快答应。 “除了两间船厂,其余产业我来打理。 “这些产业的生息,我一分也不拿,原本用在润州义学义庄上的,该多少还是多少,其余的。”孟娘子顿了顿,“放到华亭做善事吧,在润州用多少银子,就在华亭用多少,只可多不能少。” 李桑柔失笑,连连点头,“极好,极其应该。 “义学里,要有女学,女孩子们也该识个字,学个手艺什麽的。 “还有,义庄什麽的,不用投太多银子,活人更要紧,设个医馆什麽的,比义庄好。” “嗯,我也是这麽想。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也常这麽说,说人生人死,如草木枯荣,供奉枯枝落叶,不如养育幼苗细枝。”孟娘子笑起来。 “还有啊。”李桑柔看着孟娘子,笑眯眯道:“润州那义学义庄,那一堆的慈善,都冠着杨氏的名儿,杨氏义学,杨氏义庄,全是杨氏,这名儿得改改,改成孟氏吧。” “孟氏?算了,还是叫东山学堂吧,我父亲自号东山,义庄就叫义庄,把杨字抹掉就行了。”孟娘子想了想,笑道。 “那你再多花点儿银子,请几个大儒,写一篇东山先生传略,放到各个东山学堂,东山医馆里,最好再在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