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反转 (第6/8页)
年都能议亲了,不是有奶就叫娘的年纪。朱家人不让她回去,她孩子们都不能让。 要说能让汪氏有点儿後怕的,是被迫停工挣不到银钱。 她婆婆和她男人警告她,就算赖在家里非要酿酒也不给记帐算钱。要是敢再赖着,就要实话说与左家听是因为什麽不让她乾活。 那可不行,让左家那位姥姥知道了,那等於是往後会彻底歇菜。 所以汪氏才老老实实回娘家反省来了。 汪氏本以为至多在娘家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应能在小稻二胎闺女满月前回家吧? 她娘家人也都是这麽想的,让汪氏安安稳稳在娘家住着。 她几个嫂子甚至还挺高兴汪氏回娘家“避难”。 正好趁此机会让汪氏知晓知晓娘家人的重要,好好处处感情,回头能拉拔她们也去酿酒。 却没想到,朱老大这次是咬紧了牙关,打算至少俩月起步,俩月後才准汪氏回家酿酒挣钱,还特意将孩子们叫到跟前解释一番。 孩子们大了,确实如汪氏所想不是有奶就叫娘的年纪。 但是他们同样也能听明白话了。 在朱兴昌的耐心解释下,孩子们听懂了娘作为长嫂不慈,背後又骂他们四叔又骂姑。不让娘彻底害怕一回,那样爹才会和娘彻底过不下去。 比起永远成了没亲娘的娃,还不如俩月不见娘、不为娘求情。 日子就这麽一天天下去。 最先慌神的永远不是婆家人。 男人就这一点好,只要有钱,甭管多大年纪,只要想找就能再寻到更年轻漂亮的。 女人家就不行,通常女人家到了一定年纪寻不到条件更好、年纪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