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心即理 (第2/4页)
圣贤的状态。 ??怪不得说贤者时间。 ??他觉得自己悟了.个屁! ??这都是啥啊,看看这个疯狂大笑的人吧。 ??尽管夏源知道王守仁并没有疯,只是和上次一样笑的比较浮夸而已,但他还是想说,这和我想象中的圣人不太一样。 ??七年後的王阳明,因惹怒了权宦刘瑾,挨了四十大板,被贬官到龙场担任驿丞,还连累父亲王华一并被赶出京城。 ??龙场是什麽地方,那是实实在在的蛮荒之地,从一介兵部主事沦为蛮荒之地的不入流小吏,刘瑾却还不肯放过他,还派出杀手对他进行追杀。 ??他牵连了父亲,经历了生死逃亡,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最终成为那位於无声处听惊雷,养的此心岿然不动的阳明先生。 ??最後在那个名叫龙场的地方,一朝顿悟成圣,成为可以与孔子孟子并列的存在,永垂不朽。 ??但现在,王守仁还不是那位王圣人,甚至他连王阳明都不是。 ??王阳明三个字与他产生联系还要等到明年,也就是弘治十五年,这一年的王守仁肺病复发,回家乡余姚休养。 ??这一次归乡,他会在会稽山中的阳明洞里打坐修行,修炼导引之术,然後给自己起了那个未来注定要响彻天下的别号——阳明。 ??现在是弘治十四年,王守仁不是王阳明,更不是王圣人,他还远没有数年後的豁达淡然,也无法对一切都做到泰然处之。 ??所以他会用近乎癫狂的大笑来宣泄此时的情绪,以此来宣示他多年的探究,多年的疑问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 ??盯着王守仁看了一阵,夏源下了结论,这家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