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卿实乃大才! (第3/5页)
是换个名目,以此避免那等附会籍贯之事发生,但这些地方并非全是夷人,哪怕是西南这等夷人最多的地域,汉人也占了十之六七,像东南之地,更是十之八九。” ??论读书夷人肯定比不上汉人,这就像外国人学中文肯定不如华夏人一样。 ??到时候这个政策颁布下去,那些读书人指定欢呼雀跃,但夷人估计沾不到什麽光。 ??该怎麽样还是怎麽样。 ??说实话,若只是夷人享受科举优待还好,起码朱佑樘可以接受,因为那所谓的科举优待其实力度并不大。 ??只要文章语义通顺,没有偏题,没有错别字,就可录为童生,录为秀才。 ??换句话来说,只要你读书,读四书五经,然後会写文章,就基本上能中。 ??而这种优待也只到秀才这一级,到了举人,贡生这等级别就还跟以前一样。 ??按照国朝规定,秀才可免自己家中的赋税徭役,可夷人们的赋税免不免的都差不多。 ??因为朝廷几乎是收不上他们的税,七八成的夷人都没有户籍,怎麽收? ??所以爱出多少秀才,就出多少秀才。 ??何况你又能出多少? ??别看录取的标准极低,但对於夷人们来说,这仍然是件极难的事情,毕竟里头有许多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认字。 ??因此只开放夷人,朱佑樘这个大明皇帝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按照地域来实行科举优待,那可就不止是夷人,连汉人也会包罗进去。 ??这些地区的赋税都是靠这些汉人百姓,等到政策实行,到那时这些省份岂不是家家都有秀才,那不是连税都收不上来了? ??虽然一年也收不上多少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