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_第136章 遥遥领先 扩产增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遥遥领先 扩产增效 (第8/8页)

也只是掌握其中一道工序;可以促进部件的标准化,一人专管一样,技艺娴熟之後,部件也会趋向一致,将来枪械损坏,也便於维修更换。”

    ??这就得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打破坐头在手工业生产中的权威地位。昭永军创建不久,朝气蓬勃,没有历史包袱,推行生产改革易如反掌。

    ??柳遇春闻言大喜,说道:“大帅英明,这种分工协作生产制裨益多多,我们一定尽快落实。”

    ??丹初淡淡一笑,问道:“兵器局的工匠,工酬是怎麽发的?”

    ??“参照的是昭永军骑兵的标准,单身汉供给饭食,有家眷的分配粮食。逢年过节,另有赏赐。”

    ??这与明朝匠户情形类似。但明朝地方官府常常压榨匠户,各级官吏贪污工料银,工料没有保障,匠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低劣。官府经费短缺,逢年过节也无力赏赐匠户。

    ??相比之下,满清已经开始给工匠发放饷银。有些制造枪炮的工匠,饷银堪比八旗兵丁。因此,满清工匠生产积极性更高,火器制造水平也渐渐反超明朝。

    ??昭永军没钱给将士发放军饷,更遑论给工匠发饷了。

    ??丹初沉吟片刻,说道:“扩产增效,刻不容缓。这样,咱们搞个计件生产。譬如钻凿枪管的工匠,给他定个每月一百支枪管的数量,超过这个数目後,按件计数发放薪饷。

    ??“另外,不妨生产一些性能稍次的火枪火炮,我军不必装备,专门卖给陈邦傅、李成栋这种军头,乃至其他武装,以便充实军费,养活工匠。”

    ??有丹初拍板,柳同春对经营铁器局更增信心。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