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一(五)新农业触动有心人 生辰日温暖悲凉心 (第3/10页)
儿,晓星掐断了一根,竟看见了金黄的花蕊!手心里的黄花菜硬邦邦的晒得很好,里面还掺杂着故乡的落叶和鸡毛,十来年没回家了,包晓星捧着来自故乡的黄花菜看个不够。儿时父母在豆子地里插播过几溜黄花菜,待长熟以後采回来,和黄瓜凉拌、跟鸡蛋热炒、晒乾後泡水喝或做汤……三十年前的味道仿佛正在眼前。 “你二哥晒得很好哇!”包晓星抓着一把乾黄花菜冲桂英。 “不是他二哥弄得,他哪会弄这个!这是她婶婶弄得,她家种了一两亩,批量化cao作的!”老马解释道。 “哦!我以为是地里套种的,现在咱们那儿还有专门种黄花材呀!”包晓星诧异。 “种啥的没有哇!光我们马家屯种的果子十五六样,额外有些人种的蔬菜、调料、中药、花卉、乾菜……啥没有啊!反正每年总有大赚的也有亏的。现在不像原先那样冬清一色麦油菜夏绿豆黄豆那麽单调!你们一朋的离家早,是不是还以为咱那儿是原来的样子?”老马咧着嘴问。 “我确实离家早,平时只听英英他二哥种了这、种了那,很少听人这几年咱那边的农业是啥状况。”晓星眉眼惭愧。 “现在的农业基本上是机械化cao作,进地出地地溜子——车厢很长的三轮,犁地、种地、打药、收割、打磨靠机器,每年授粉、采摘啥的得自己乾!现在种地比原先轻松多了,马家屯有一人在黄河滩那边承包了人家上百亩的地专种玉米黄豆,没少赚!”老马起马家屯,滔滔不绝,兴致昂扬。 “那黄河滩那儿没人种地吗?”包晓星纳闷。 公公锺能笑着接话:“黄河滩那儿地多得是,他种得完吗?我们年轻时村里到处有去黄河滩上摘棉花的、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