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末段人生_三十五下 城乡丧事云泥别 老马意冷欲回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五下 城乡丧事云泥别 老马意冷欲回村 (第4/7页)

以作为他灵魂告别人世的专用场所——与亲人道别、与村庄道别、与人间道别、与自己的rou身道别;庄严浩荡的出殡、下葬、宴席是为了庆祝这个人完成了从生到死的一道轮回;最後在守孝时有人长久地哀悼他、念叨他,倘好多年以後还有人为他烧纸、扫墓,那真是可乐可喜,至少亡人还有机会出现在亲朋的梦里解一解烦、聊一聊天、说一说生前诸事。

    中国上千年的氏族生活,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死亡带给人的恐惧,它让死亡成为一种仪式——轮回的仪式,甚至如初生一样是喜事般的仪式。

    之所以在乡村人们不那麽惧怕死亡,是因为所有乡人从小开始接触死亡。穿着开裆裤时在邻家的葬礼上偷吃糖果,五七岁时跟着大人去亲戚家哭丧、出殡、吃酒席,懂事後探望即将去世的亲人,成年後穿着丧服走在某位曾疼过自己的亲人的送葬队伍里……

    城市删除了这些流程,让隆重的仪式失去了举办的场所或土壤,让一个人优雅地死去变得不再可能。老马惧怕的也许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自己死得卑微、孤独、没有价值,如同秋叶一般。

    一个人若连死亡也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那该多悲惨呀!就这一点来说,老马此时此刻便想一脚奔回他的马家屯。能死在自己待了七十年的屯子里,不哗然也是幸福的。

    最好埋葬自己的地方有一棵大树——二三十米高的大槐树,枝繁叶茂,四季常绿。那样,自己的屍体会以最快的速度瘫软、溶解,rou身彻底腐败之後,融入土壤回归自然。一个人死亡之後,将他全部的骨rou融入大地也算是一种善终,而把自己有生之年的所有营养重新回馈给一棵故乡的大树,那些曾经存在於他身体里的细胞、那些生命中的故事,也许有一天会被输送到高空中重新沐浴阳光、鸟语、微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