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末段人生_三十四下 老中青3代深谈 愤又怜农村青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四下 老中青3代深谈 愤又怜农村青年 (第2/7页)

业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三岁,硕士毕业平均在二十七岁。你寻思寻思咱村里哪个家庭能供娃读书读到二十七岁甚至三十三岁!所以呀,农村的高学历人才只会越来越少!城市人但凡不是底层的,几乎家家重视教育,不惜成本地培养人才!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桂英说完指了指打盹的何一漾——正闭着眼睛吃哈密瓜呢,那神色迷离、摇头晃脑的模样,逗得四人微微一笑。

    仔仔不解,问mama:“妈你为啥说‘但凡不是底层的’,底层的人都不重视教育吗?”

    桂英问儿子:“你小时候在姨姨家市场里住过,你见农批市场里的哪个孩子是一放假就上培训课的?你小学加初中每年的课外培训均摊下来在一万二三,这还是你们同学里较低的!农批市场的娃儿天天跟着做生意、乾活卖货家长还骂骂咧咧的,更别提花钱进培训班了!农村大量的青年涌进城里,绝大多数在底层,不是上班便是做小生意,除了经济上富了点、眼界上开阔些,有几个人的精神觉悟比在村里高?大多数没啥进步,人云亦云罢了。你觉得这些人进城後对他们小孩的教育有多重视、多慷慨?”

    “你也是农村的,那你怎麽不一样?”仔仔指着mama问。

    “我?还不是因为你爸!咱家不富有也是底层,但有你爸这麽一个读书人呀!文化人的觉悟比不读书的真是高!况且你妈我整天在外面接触各种公司、各大经理,见多了自然明白了!你好好读书吧,读书不一定百分之百能成就你,但是不读书——百分之一百成不了事。”

    “知道啦!我一直很努力好吧!”仔仔拖着腮帮子嘟嘴。

    “农村娃不容易啊!咱村的笑笑结婚後存了七八年的钱准备买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