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末段人生_三十四下 老中青3代深谈 愤又怜农村青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四下 老中青3代深谈 愤又怜农村青年 (第4/7页)



    “不是说注定,而是说很困难。就像一个人长得丑一样,长得丑也能嫁,但是嫁得很困难;生得穷也能活,只是活得困难罢了。我刚才为啥说可怜?上一代没帮衬,这一代开化慢,到了第三代还是受穷落後,你说可悲不可悲!穷人走不出来,富人聪明还努力不甘沦落,那这社会的大骨架就是僵化的、不流动的!”桂英又叹了一声。

    “如果农村家长注意教育那还有希望,可惜现在的很多家长溺爱得很,觉着独生子不能吃苦不能受穷,结果反倒害了孩子!我以前教书接收过很多像仔仔这麽大的新生,只要是来自农村的,不是说全部,大多身上带着很多毛病,比城里孩子懂事得要晚几年!”致远看着仔仔说。

    仔仔扣着指甲盖缓缓开口:“我们班这学期有几个新转来的,其中一个他家卖水果的。那个同学超级能说会道,我们感觉他有点虚!出去玩特大方还豪爽,但是班里最穷的恐怕就数他了,因为大多数同学家都买房子,他家没有。妈,你说为什麽他家不富有但是他的零花钱却很多呢?特别多,我们同学算了算他一个月的零花钱有两三千呢!”仔仔不解地问mama。

    “溺爱呗!面子呗!中国人的老毛病——越穷越好面子,觉得没面子会被人看不起,这是上一代的残留。但凡农村的孩子几乎必经这麽一个不理智的阶段。你妈我也有过,一个月吃饭两三百,一件裙子六七百!你要理解他的不理智,但是不能看低他的不理智,因为他还是个孩子,性格还没成型。如果一个人三十岁了还这样,一个月买东西花了五千、工资到手四千,那注定不长久!”

    仔仔拿过一块瓜问:“那一个人的性格三十岁成型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