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福里1931_第44章 鼻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鼻通 (第1/4页)

    回黄渡之前,顾植民办了两件大事。

    一是卖掉了培福里未住进去的新房子,腾出一笔钱,在马老板说和下,亲自上门,向青帮太太道歉赔款;二是去公济医院,延请了着名中西医大夫,为姨太太做了全面检查。

    中医认为是外邪袭表,湿热内蕴,壅於肌肤,西医认为是皮肤特异性过敏,中医下了方子,西医开了舶来的药片,中西兼治,一周光景,姨太太的脸已大有好转。

    青帮堂口大哥虽然霸道专横,但顾植民里外照料周到,一口气赔了大钱。大哥拿着钱,又勾搭上一个交际花,遂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外患已解。顾植民向马老板请了假,又把儿子送到徐家花园,交由岳父母照料,於是带着徐小姐,踏上寻心之旅。

    两人先去第一次相见的华夏书局,小董此时早已北归,看店的人已经换了一茬。两人无声无息踱到二楼,发现里面已经翻新变了格局,原来林立的书架,被隔断一半,改成库房,书籍蒙尘,杂物堆积,又何曾能找到当年闻香相见时的模样?

    徐小姐买了一本郁达夫的《茑萝集》,夫妻二人走出书店,瞥见旁边新开一家花店,名字恰恰就叫“茑萝屋”。徐小姐笑道:“堪堪是巧,我们进去看看吧。”

    顾植民点点头,陪夫人走进花店,望着徐小姐挑选着栀子与百合,她站在鲜花中间,宛如世间最纯粹最美好的花朵。

    民国二十二年秋天,一列火车开出上海,冒着烟气朝西边行驶。车窗外,黄澄澄的稻田与明绿色的湖泊相互镶嵌,绵延不绝。

    车到嘉定,顾植民带徐小姐逛了老城厢,尝了南翔小笼和白切羊rou,饭後还添块印子糕作甜点。

    顾植民回想少年在乡困窘,这些小吃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珍馐,而今他虽尝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