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盘活 (第2/4页)
气,机器本身并无问题,只是本土化生产後导致的不匹配效果,即使这次清理了卡顿,也是治标不治本,若不解决本质问题,长久下来,机器磨损越发严重,迟早会提前报废,修无可修。 一时间,问题棘手起来。 傍晚,顾植民走出崇德路小巷,抽烟透气,却在拐角处撞见几个下班工人闲聊。 顾植民步伐沉重,只听转角那头议论纷纷,都在为老员工们遭遇辞退一事愤愤不平。正说着话,其中一个年轻声音突然激动起来,将这次机器出事,归咎在顾植民身上,说这便是顾老板忘恩负义的报应。其他几人也连连附和。 顾植民无奈,只能停住脚步,静等几人过去,却听一个中年声音劝道:“其实也不能都怪顾老板。之前机器进厂,阿拉都空闲下来,我心里就发慌——哪有不做活就给工钱的?” 其余几人听到这里,都沉默下来。那人便继续说话。 “从前厂里的情况,你们也都晓得,逼债的人都堵到老板门口了!不买机器,冷霜继续亏本卖,厂子要是倒了,阿拉都得喝西北风好伐!” 几人纷纷摇头叹息,遂都不再议论,只勾肩搭背,渐行渐远。 耳畔渐渐安静下来,顾植民站在原地,回身望着红彤彤的夕阳,叹了口气。 回到工厂,顾植民越发笃信自己,一定能攻克难关,解决机器原料不匹配的问题。他带着宋北山、阿凌、小傅埋头苦乾,顾炯为也加入其中,一行人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钻研。遇到实在无法逾越的难题,他们便致电香港,同余同学探讨、求教,数周之後,终於成功改进了机器,流水线又流畅起来。 顾植民长长舒了一口气,困扰多年的保质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