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一整个国怎麽可能只用一种学说? (第4/4页)
??汉朝初年。 ??看着神迹当中放出来的晁错的诸多文章、书籍,刘邦不由得感叹道:“先生当真大才!” ??这里面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句妄想,全都是切实可行的政策,全都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文观人,深刻直白,没有乱七八糟的修饰、婉转、迂回,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此人学了儒家,但依旧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根本内核。 ??但这样的人,在汉朝那种政治环境极度不和平的情况下,恐怕难得善终。 ??【刘恒登基後,在原本的官员体制当中插入了一条新的规矩,极具贤良一项。这在武帝时期也成为了极为正确的、常态化的选官制度、提拔制度。】 ??【随後大臣们开始举荐贤良方正之人,晁错就被推举为贤良,随後刘恒与他彻夜长谈,最後得到了刘恒的欣赏。】 ??【於是他开始就直指汉朝中央地方的诸多问题,多次上书建议刘恒削诸侯,改法令。】 ??【可刘恒虽然极为欣赏他的才能,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而刘启依旧赞同姚错的建议,虽然父皇没有采纳,但他并不认为刘恒就有什麽错误,而是打算自己上位後再开始实行晁错的措施。】 ??【或许是因为晁错的主张,又或许是因为他的为人,大多同僚不怎麽喜欢他或与他保持距离。】 ??【刘恒在位期间,晁错虽被刘恒看中,可一直担任中大夫,并没有得到多少重用。】 ??【直到刘启登基後,晁错的抱负才迎来了实现的机会。】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