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闲絮 (第4/13页)
口上无误,按谱而奏,一曲无虞,又完全表露作者之意趣,是为【物境】,这【栖凤阁】之中,江楼夜正是【物境】之代表。而【人境】便是,弹一曲,便知作者为何所困,为何所发,为何所起,便可剥离作者心思,加诸己意,随性而发。是故【离sao】也可作乐曲,【贺新郎】也可尽悲凉。无疑,眼前这位古无知便是【人境】之内。可惜自己过於急功,【物境】未成,谱意未达,便想要混入自己的想法,弄的琴境混沌,只能求诸别法,是而以内功入琴,琵琶声自有莫名混响,有若四面八方而来,循循不绝。柳须侯也知此乃旁门,当年自己拜入【栖凤阁】中,曾听阁主拈叶吹奏,引来百鸟而鸣,虽阁主不会武功,但琴境高远,纵然自己内功浑绝天下,终不能有此意境。便回答道,“阁中,除了已逝的梅仁荪师叔,跻身【人境】,恐怕只有阁主您吧。” 古无知捋须不言,看不出面色晦明变化。“的确,我是【人境】。我友梅仁荪当年已经初窥得【曲境】之门,然终究应了他自己所言,【人境】之内,莫要碰这【碣石调?疏影?卷三】。” “【曲境】?”柳兮泽惑道,想到当年阁主的厉害,“便是前阁主那种?” “然也,”古无知叹道,“阁主极擅音律诗词,当年悟出词中三境(即人间词话三境界),以证大道,便推知琴中三境,所谓物有终始,逢三而返。即使说天下万物,皆是先肯再否又复肯,而复肯又不同於先肯。便好似那洞庭青螺的螺线一般,循循环环,由向上而升。正所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他将第三种境界,名之为【曲境】,即是曲中极境。” 古无知顿了顿,但觉许久未说过如此多的话,口内饥渴。柳须侯心思聪颖,解下腰间葫芦,正是琴心隐在他生辰所赠的【天仙玉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