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3.第309章 给刘如意取字 (第7/8页)
道自己还有什麽需要cao心的吗? ??故而他留在代地,在这位代王身上花费的心思,反倒更多了些。 ??此时,刘如意骤然开口说道:“待到我及冠之时,国相可否为我取字?” ??他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的这个请求。 ??待戚姬去世之後,陈洛便成了自己唯一认可的长辈。 ??无论是哪个方面,都给了自己足够的照顾。 ??其实在刘如意的内心深处,他是以陈洛为榜样,处处向着陈洛学习。 ??听到他这话,陈洛先是一怔,接着心底涌起一股暖意。 ??要知道先秦时期,取字并不流行,哪怕很多贵族都没有自己的字。 ??反倒大汉建立後的近十几年里,取字之风开始盛行,寻常彻侯家的孩子,绝大部分人在及冠时就会再取一个表字,哪怕是寻常商贾,为了附庸风雅,同样会这麽做。 ??有了自己的“字”以後,外人直呼其名,便不礼貌了。 ??但他们的这个“字”并非谁都能赠取,得是长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方才有这资格。 ??陈洛的那两个儿子,其中陈直已经及冠,自己给他取字为“正曲”,源自《左传》中“正曲为直,参合为仁”。 ??而陈鲁还差了一些年龄,不过自己同样给他准备好了字,到了时间就就给他取为“若愚”。 ??虽然当下没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典故,但是陈洛还是能给出相应的解释,《道德经》中有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象无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