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甘泗的悔恨,一个个有名字的牌位。 (第4/10页)
大夫晏婴上书谏言发仑粟赈济,但景公没有同意。
??当时景公正计划建筑一个路寝,路寝也就是古代君王处理政务要事的宫室。
??於是晏婴便假手筑台之名,行赈灾之实,他命令下属官吏以高酬雇佣灾民,并加长道路,有意宽缓竣工日期,把路寝筑得高大宏伟,等三年之後,既建成了路寝之台,也使灾民得到生息。
??路寝完工之後,齐景公见到路寝规模,埋怨晏子把路寝筑得太高,过於劳民伤财有罪於民。
??晏子解释说,宫室高大与否,本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看对民众是否有利,对民众有利,则不是奢侈,不但不是有罪,而且是对民有功,过去夏桀王修建灵台,那才是劳民伤财有罪於民。
??齐景公想了想,最後发现确实是这样,於是表示赞同。
??这便是记载中最早的以工代赈。
??雁门历经天灾人祸,百废待兴,尚未春耕,耗费粮粟之余,白衍很早之前便下令以工代赈,由百姓修缮城邑,新修道路。
??城邑事关一地安危,若有战事,城池便是守军最大的保证,而修缮道路的原因,便是白衍比任何人都清楚,很多地方正是由於没有道路,方才会多有不便。
??这些等日後就能看出其作用。
??白衍如今很庆幸,是杨端和来到雁门当郡守。
??回想当初在咸阳王宫,在嬴政书房内,嬴政询问他想要何人当郡守。
??嬴政信任他,白衍如今自然不会让嬴政的失望。
??凉亭内。
??白衍与杨端和继续交谈着一些雁门事物。
??甘泗、吕嘉、吕游三人看着白衍,听着白衍与杨端和,得心应手的在交谈着雁门事物,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