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两个国家,皇兄们可是在积极空谈呢 (第8/12页)
庞大的高句丽。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高句丽不是殖民地,将来是要做为我的核心领土的,不能沾上太多的血债……” ??李明一边读着韦待价寄来的报告,一边自言自语,构思着政策微调。 ??“殿下您说什麽?”一旁的房玄龄从自己的公文上挪开视线,望向几乎被成堆帐册挡住了的李明。 ??他觉得,殿下说的汉语有些小众。 ??大致能猜出是什麽意思,但大致是什麽意思猜不出来。 ??“我是说……” ??李明放下手里的帐本,道: ??“是时候,在高句丽建立赤巾军的支部了。” ??………… ??与此同时,太极宫立政殿。 ??“孤以为,应在南方各地整备义仓,哪里有饥荒,就立刻放粮赈灾。” ??“皇兄此言差矣,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组织民夫修缮河堤,旱季蓄水洪涝放水,方是治本。” ??“魏王的设想不过是空中楼阁,五六月份正是抢种抢收的时间,农村人手紧张,如何能腾出人力来筑堤?” ??皇帝的书房,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正在就南方即将到来的粮食歉收进行辩论。 ??因为今年早些月份,南方普降大雨,冲毁泡烂了许多禾苗。可以预见,今年的秋收不会太乐观。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李世民作为裁判,乐呵呵地旁听着好大儿们各抒己见。 ??自从太子李承乾突然“转性”,热衷国事,并与父皇积极修补关系以後。 ??李泰也不甘示弱,加强了政事的研讨,并更频繁地来立政殿请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