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高句丽疑似有点太城市化了 (第4/10页)
??甚至可以这麽说,渊盖苏文能这麽顺滑地被挑拨、弑其君,本就是矛盾激化的表现。 ??其国王高建武,因平州局部战事不利而恼羞成怒,盲目加注,最後因小失大,身死国乱,可悲可叹。 ??这一幕仿佛历史的重演,就在几十年前,隋炀帝也为了一口气而三征高句丽,引爆了国内矛盾,最终同样死於权臣之手,身死国灭。 ??讽刺的是,这一回高句丽的角色颠倒,成了“大隋”的镜像。 ??“一国之主的一念之差,竟能招致国破家亡、社稷沦丧……” ??李明在心中铭记着大隋和高句丽国主的经验教训,以後大概用得到,接着询问: ??“新任敌酋渊盖苏文,是个什麽样的人?” ??“生性愚蠢贪婪。”吴大娘毫不客气地点评道: ??“在弑君篡位之前,高句丽国内许多人、甚至他自己部落的人,都对他很不爽。” ??吴大娘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尉迟循毓补充一句道: ??“众人不服渊盖苏文这个摄政王,这也是高句丽内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能说,崔氏传授的儒家思想,高句丽莽夫确实学了,但又没完全学。 ??只会了一点皮毛,知道清君侧。 ??却没有这个仁德和能力摆平国内的反对势力,结果搞得一身sao。 ??“外部有坚实的城墙防线,难以用强力攻破。 ??“但内部矛盾重重,人心不齐……” ??李明忽然觉得这剧本有点眼熟。 ??抛开力量对比不谈,这不就像某位不愿意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