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第5/9页)
??其一,是以话术陈明利害,鼓动号召。 ??其二,是摆事实告知此事困局,深化影响。 ??其三,则是许以重利,勾动人心。 ??层层递进,每一次都在不断打破百姓们的心理防线。 ??无限表明朝廷困局,拉低百姓们的期望值,让他们隐隐有捐粮的意愿。 ??然後告诉他们,其实不是让你们无偿捐献,不仅有利可图,这利还可能相当大! ??至於是否真的相当大,那就看朝廷的意愿了,反正打交趾的话,保底一成利是有的。 ??这有点像战争债券,只不过刘恪将之称为股筹。 ??大汉的信誉基本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被耗得差不多。 ??就算换了皇帝,也得重新竖立,得靠时间慢慢磨。 ??单纯的从民间募集粮草,根本没用。 ??所以刘恪选择了股筹。 ??而他付出的,则是个人信誉,自己半年以来,无一败绩的威名。 ??想要继续这麽做下去,他就不能败。 ??同时还将股筹和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行为,绑到了一起。 ??即爱国行为。 ??而且还加入了保护琼州土地,保证秋收成功等,各种直接关乎到百姓利益的行为。 ??多重绑架之下,百姓们就有了更多捐献粮食,换取股筹的理由。 ??按刘恪的想法,如果能顺利发展下去,百姓们对大汉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 ??简单来说,就是会越来越爱大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