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_60.第60章 建设新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第60章 建设新港 (第5/8页)

这些一头削尖的木料插在海水中,木料上还系着几根绳索固定,避免其倾倒下来。

    ??在木料的顶端有一个简陋的工作台,只能容纳6名土着苦力站在上面,他们需要合力抬起一个300多磅重的锤头,一下又一下的将木头砸向海中。

    ????锤头是一个石碾子,中间有洞,洞里面穿过一根粗铁棒,作用是防止石碾子滑落伤人。

    ??这根粗铁棒下端是一个锅盖那麽宽的平面套筒形状,正好套在木头的顶端。锤头向下砸落的时候,也是砸在这个铁器上。

    ??施工起来发出“咣咣”的响亮声音,在海面上不绝於耳。

    ??根据此前划着小舢板探测的水深,栈桥至少要向前再修85~100米,才能够达到浅潮10米的水深。

    ??这样的水深,可以容纳六至七千吨货轮顺畅的进入卸货,而不用担心海潮退下搁浅。

    ??冯国辉对码头的建设进度相当满意,但洋灰的使用量惊人,西班牙商人带来的210吨洋灰已经用去了大半。

    ??好在冯国辉後续又订购了500吨洋灰,最迟1~2周时间,就会用胡氏家族的货船运达,不会耽误工程进度。

    ??负责码头营建的是一位华人老工匠,名叫郑大安,此前没有修建过码头,但修建过多座城池和大户宅邸,经验极其丰富。

    ??“老安头,若今後我在山头上修建炮台,那麽这岸上的仓库修在哪里为宜?”冯国辉一边走着一边问道。

    ??郑大安是经历过数年长毛之乱的老手艺人,不是战火波及,颠沛流离实在活不下去了,也不会拖家带口下南洋求一条活路。

    ??冯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