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後记2:告别 (第3/4页)
来的全新的思维和生活。有的小说犹如陈酒,价值随着时间推进而增加,现在再看这部小说,被感动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故事本身,因为上面有时光的味道,小说成了一个载体,让我们回忆,让我们唏嘘感慨。 ??4 ??再说说故事本身。 ??这种题材的故事现在市场上不多见,但在六七年前,可谓多至泛滥。那时候只要是“80後”的标签,多少都有市场。泛滥的原因是好写,好写的原因是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写好就不那麽容易,因为每个人的成长虽然有别,但差别不大,何况资讯泛滥的年代,我们个个见多识广,一般的成长故事都无法打动我们日趋冰冷的内心。 ??客观说,《纯真年华》的故事算不得上佳,比较散,也比较平,但其好也好在简单,没有三角恋,没有分开再和好再分开,没有想爱不能,想分不成的虐心情节,也没有那种王子灰姑娘一见锺情再见倾心三见上床四见怀念的狗血。 ??上面两段的论述似乎有点儿矛盾,矛盾背後就是这本书在文学上的价值所在。看似平淡,实质遍布玄机。 ??可以简单插一句:本书原文20万字,删除的那6万字,就是峰回路转的明证。 ??5 ??最後再说下小说的女主人公——童小语。 ??记得《再见,上海》出来後,我将书快递给她,数日後,她只说了一句:怎麽写得都是真的? ??因为这话是在网络上说的,所以也不太好分辨出语气:愤怒?质疑?感叹?还是没有语气,随口一说而已。 ??当然不可能全是真的,比如童小语就不叫这个名字,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