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名臣 (第2/6页)
人物,临大事仍然头脑清醒,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这毕竟是藩王造反,就算是喜欢搞这种事的朱家,那也极不寻常。 ??至少皇帝的脸面挂不住。所以惹出这种事,朝中阁老、部臣说不准就会偏向於稳妥行事,甚至皇帝也会生出这种心理。 ??所以张璁才恨,那个蠢笨的藩王在军事上是没有影响的,但在政治上闹出的事却是极大。 ??现在的话,张璁不得不面对一个赌局,赌注就是他的政治生涯。 ??因为大臣之中肯定会冒出一部分人发出反对的声音,如果皇帝的心思仍然是继续推行,那麽他们递上去的奏疏就要契合这一点,只有这样皇帝才好顺水推舟。 ??否则他们这些经手之人都说事不可为,这就是自己人给皇帝增加难度。 ??问题是,万一皇帝也改了主意,他们还说继续推行,这也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当官哪里有那麽容易。 ??然而张璁没有料到的是他遇到了两个好官。 ??王守仁和王廷相不是要对他好,而是关心清理军屯这个事情。 ??所以王廷相同意联名上奏,而王守仁同意要把清理军屯之事一并写上。 ??其实这件事和他俩真的没有关系,但他们的意见很相同。 ??“必须要写,要建议皇上继续推行!”王守仁斩钉截铁的说:“军屯侵占过甚,致使卫所破败,几无可战之兵,一个安王造反便让此事折戟,但大明何日才能除此弊病呢?!” ??王廷相更狠,“自古以来,清丈田亩都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