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孝文帝的本意是好的 (第4/7页)
手伸入到梁州。 说白了,苏泽要平衡麾下各派的军功,现在轮到河凉军队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但是兵力不足,也有兵力不足的烦恼。 进入梁州以後,苏泽打的很快,秦州叛军在梁州实在没什麽人心,苏泽以侯景为先锋,一路上都是望风而降。 但是苏泽却走得很慢,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寻找当地豪强,逼迫他们出兵出粮。 这些梁州豪强也懵了,他们好不容易盼来的“王师”,要的甚至要比莫折大堤这个流民首领还多。 不过苏泽也不是随便要的,他是按照各户占有土地,要求他们上缴朝廷规定的租庸调,所有的土地都是经过了苏段(【公正无私的土断吏】)亲自核验过面积的。 北魏授田制度才实行二十年,就已经混乱不堪,不法豪强侵占的土地更是不计其数,也有百姓将土地托庇到豪强,以减少赋税徭役的cao作,总之各地的县长也都说不清各户有多少土地,更不要说是按照土地面积上缴租庸调了。首先根据各家土地田亩数量,准确计算需要上缴的赋税,北魏的州县一级官府就做不到,没这个能力好吧? 县官大部分都是根据上级要求,和当地豪族商议一个数字,然後再根据年景讨价还价,最後能够征收到多少,就看县官的面子了。 而这些豪族到底是怎麽征收的,县官一般也不管,反正只要收上来粮食就行。 苏泽只能感慨,孝文帝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步子迈得太大了。 你北魏官僚是什麽水平啊? 你搞什麽租庸调,能搞得明白吗? 搞来搞去,最後怕是连元朝的包税制都打不过。 那些梁州的豪族们,面对苏泽能够准确报出他们占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