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第6/6页)
而在後殿果然左右各有一块卧碑。 曹七七指着西边那块石碑说到: “西侧卧碑上主要记述了康熙三十八年, 玄烨到江宁第三次拜谒孝陵的事宜” “东侧是康熙23年玄烨南巡江宁谒明孝陵纪事” “清朝年间,清帝多次拜谒明孝陵”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全国局势未稳之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本月中旬进驻南京城,二十七日就“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次南巡到达金陵,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於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其谒陵态度之恭敬,礼数之尊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於碑亭。 清朝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 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於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至,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孙锺汕先生携南京临时政府菅员谒祭明孝陵,并拟祭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